
華東商貿城現有攤位3446只,經營戶1326戶,其中浙江籍經營戶占90%。
2004年12月28日市場開業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管理目標商場化,管理要求規范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的要求,堅持管理者和經營戶互動,以創建“誠信市場”為主線,帶動市場各項管理工作,逐步把開展誠信經營活動推向高潮。
一、確立誠信立市理念,把爭創“誠信市場”作為市場管理的主線抓緊抓實。
“市場需要誠信,誠信發展市場”。為了打響“華東商貿城”這塊牌子,早在2005年春節團拜會上,我們就將創建“誠信市場”作為年度工作目標,和各科室簽訂了責任狀,并作為個人和科室百分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對誠信立市的工作力度。與此同時,從三個環節入手,增強經營戶的誠信意識。
一是從制定“誠信經營自律守則”入手,從制度上保證開展誠信活動。“誠信是本,誠信是根”。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只有牢牢把握誠信經營這個市場營銷的牛鼻子,才能擴大市場的知名度,增強消費者的認知度。為此,在2005年1月,我們結合本市場的實際,制定了“誠信經營自律守則”十二條,作為市場開展誠信經營的重要內容。同時,還將其中的5條單獨列出,由市場與每個經營戶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把誠信經營的要求落實到每個經營戶頭上。
二是從發“誠信經營倡議書”入手,從方法上推動開展誠信活動。按照由點帶面、典型推動的工作思路,我們率先在皮具行業進行開展誠信經營的發動。皮具行業的經營戶經過討論,向市場五金、鞋帽、小百貨、針織品、床上用品、燈具、小家電等8個行業的全體經營戶發出了“誠信經營倡議書”,從這一刻起拉開了市場爭創“誠信市場”的序幕。
三是從開辟誠信經營宣傳欄入手,從輿論上促進開展誠信活動。為在市場內營造“誠信經營為榮,見利忘義為恥”的經營氛圍,我們會同駐場工商所,在市場消防通道東側墻面開辟了高2米、長6.5米的誠信經營宣傳欄。宣傳欄除宣傳誠信經營的相關制度外,還設立了光榮榜和公示欄,及時公布和報道經營戶開展誠信活動的人和事。此外,在市場東、西大廳又專門設立兩個固定公示欄,及時通報誠信經營情況,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
二、制訂健全規章制度,引導和規范經營戶誠實守信經營。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使華東商貿城有一個良好的經營和購物環境,我們在2004年底已建管理制度的基礎上,2005年和2006年又修訂和補充了規范經營戶經營行為的管理制度(規定),形成了“部門崗位職責”、“行政管理制度(規定)”、“經營管理制度(規定)”、“消防管理制度(規定)”四個大類共65項制度(規定)。其中規范誠信經營的規章制度就占了經營管理制度(規定)的四分之一。
在此基礎上,市場經營管理科逐步建立經營者檔案,檔案中記錄了經營戶的基本情況、獲得的榮譽稱號、好人好事、獻愛心活動、以及違反商城管理規定的違章記錄等,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實施動態管理、跟蹤管理,從而保障了信用自律制度貫徹落實。
三、成立業主自治組織,配合市場管理部門開展誠信經營活動。
作為現場交易、現貨交易、現金交易的初級市場,要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從根本上講,必須激發廣大經營戶的自我管理意識。為此,市場在成立了黨支部和個私協會的基礎上,又相繼組建成立了“經濟參事室”、“經營業主管理委員會”和“新市民治保委員會”,從組織上保證創建誠信市場活動的開展。這些組織的建立,連同劃分的42個經營小組,不僅為經營業主實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構筑了平臺,還為開展爭創誠信市場活動,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網絡。三個業主自治組織成立以來,他們加強自律管理,規范自身行為,在提高商品質量上動腦筋,在改善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市場內形成了“同類商品比質量,同樣質量比價格,統一價格比服務”的良好風氣,市場的行風明顯好轉,買賣糾紛大大減少。市場成交額不斷攀升。
四、建立消費者投訴調解辦公室,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誠信經營作為一種品質,是一個由不自覺到自覺的漸進過程。因經營者利益的驅動,日常交易中難免會發生買賣糾紛。為妥善處理這些糾紛和投訴,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在建立健全誠信經營管理和信用自律制度的同時,會同駐場工商所建立了“消費者投訴調解辦公室”。辦公室成立后,我們堅持:
1、全面推行“文明管理用語”,營造和諧消費的經營氣氛;
2、全面推行商品“信譽卡”制度,規定在本商城購買商品,經營者必須向消費者發放商品信譽卡;
3、開展爭創“誠信市場和誠信經營戶”活動。
調解辦公室成立以來,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準繩,不僅調解一般買賣糾紛,還向經營戶積極宣傳經銷品牌商品、提高經營檔次的建議;向消費者宣傳加強維權意識,得到了買賣雙方的好評。買賣糾紛逐年下降,從2005年全年四百多起降到現在每年幾十起。自2005年開始,市場圍繞誠信市場建設先后開展了爭創文明經營戶、爭創星級誠信經營戶評比、先進經營戶、黨員示范崗等活動。
五、下一階段工作。
華東商貿城開業多年來的實踐,印證了該地區便捷的交通優勢和周邊市場群的集聚效應,已初步形成了百貨、針織、床上用品、鞋帽、皮具批發和五金批量銷售為主要特色的經營格局。但與同類市場相比,還存在劃行歸市凌亂、經營格調低下、車輛進出擁堵、市場內外環境不盡人意等弊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思路中提出了“廣引品牌、拓展電子商務、改進工作、優化交易環境”四大目標。
廣引品牌。即引導和教育廣大經營戶,要轉變經營理念,增強品牌意識,提高商品檔次。
在已有三百多個代理、經銷經營機制的基礎上,2003年再新增15%—20%的代理、經銷客商;在已有四百個國內外知名商品品牌的基礎上,再增加10%—15%的知名商品;已對商品實行配送的經營戶,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20—30戶,配送點增加60—80個。
為進一步擴大商城的知名度,市場將在相關媒體投放廣告、宣傳“華東商貿城”這個品牌。
拓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在我國表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力勢頭,2011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39萬億元,但是2012年國內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規模預計超過1.1萬億元。2011年“雙十一”人為制造的光棍節單阿里巴巴淘寶網交易平臺單月就實現交易80億元,而于2012年“雙十一”再次刷新交易額單日突破成交120億元。數據有力地說明我國電子商務正處在發展階段。201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確定2013年六大扶持發展行業,電子商務躍然其中,因此在新年中商城將繼續做好經營業主發展電子商務的引導和服務。廣大經營業主要轉變只做實體店的經營理念,充分利用華東商貿城的品牌效應,充分利用自身商品、資金、經商經驗等有利資源優勢發展電子商務,參與網店經營拓展發展經營業務,實現線上線下共發展。商城在時機條件成熟時考慮規劃淘寶營業區,組建淘寶經營團隊,開設淘寶網華東商貿城門戶網站來支持經營業主們發展電子商務。真正實現有限的經營資源向無限經營空間運轉。
改進工作。市場的主體(經營戶)、客體(上市商品)和載體(市場管理部門)是有形市場的三大要素。爭創誠信市場三者缺一不可。為此,我們在對經營戶(市場主體)、上市商品(市場客體)進行規范的同時,對市場的管理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我們提出了“把絕大多數經營戶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作為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業主第一、服務至上”和“圍繞一個目標、克服 二種情緒、實現三個轉變”的工作要求;市場內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存在問題,又提出了“以人為本,循序前進,因地制宜,彈性管理”的工作要求。這樣,根據不同的特點,一個浪頭接一個榔頭,把市場的管理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優化環境。如果說品牌經營可以提升商城檔次的話,優化環境同樣可以提升商城檔次,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對商城內外的消防、停車、衛生和廣告進行專項整治,使商城內外環境有一個很大的改觀。讓整齊劃一的停車環境、整潔干凈的室內環境,文明規范的經營環境呈現在廣大消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