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管理者的思維誤區,阻礙農貿市場向上生長的道路。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民進城集市、外來商販進入城市集貿的越來越多,一方面,這彰顯出國家經濟繁榮的好景象,但另一方面,城市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傳統的農貿市場運營模式已跟不上形勢,滿足不了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品質生活要求。對于農貿市場管理方而言,市場的管理分散、標準化程度低、不具規模化等都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接觸到的問題。
在與多家農貿市場管理部門溝通后,無錫市場協會了解到,在市場管理人員的實際工作中,管理方對市場管理存在一些誤區,經常會采用一些錯誤的思維方式去剖析問題。殊不知,農貿市場管理者的認知半徑,決定了其治下的農貿市場未來發展前景。
以下,無錫市場協會秘書處就從四個方面對這些誤區進行簡單闡述。
01重“市場”,輕“公益”
問題 : 過去農貿市場的建設大多是商貿部門,其他部分開發商投資農貿市場也僅僅是出于小區配套需要,建設資金有限,投資概算和布局沒有充分論證,就這樣倉促上馬,普遍會出現“以街為市”、“以路為市”的結果。最關鍵的一點是,眾多市場建成以后,“一建了事”,在后續追加投資和設施維護、管理方面投資甚少,造成農貿市場低水平建設、檔次不高。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難上加難。
分析 : 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民生工程之一,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起到保障供給、平抑物價的作用,也是展示政府公共事業管理水平和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作為農貿市場管理方,需正確把握農貿市場的社會定位,才好對未來的管理工作進行部署和規劃。誠然,農貿市場走市場化建設之路,確實能夠解決資金來源、經營活力等難題,但作為本質上是公共產品、公共服務,農貿市場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加深,盲目“與國際接軌”,市場往往出現失靈現象,進而帶來更多影響百姓利益的后果。實踐已經證明,在民生保障方面,市場管理方仍需以公益性為根本,逐步實現農貿市場由盈利性商業業態向非盈利性的社會公益基礎設施轉變。
02農貿市場改造,常常半途而廢
問題 : “智慧農貿”是當下傳統農貿市場進行大刀闊斧改造的目標,再加上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可謂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的最佳時機。但據了解,依然有很多市場無法順利推進,或中斷或停止或效果不佳。
分析 : 私以為,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整體功能,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即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市場管理方是農貿市場的“一家之主”,應重視農貿市場的軟、硬件設施更新升級,抓住政府推動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契機,積極主動參與標準化改造,提升購物環境。特別是當下還處于疫情后時代中,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農貿市場與居民每天的飲食息息相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市場管理方應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增設食品安全檢測室,配備完善的檢測設備和追溯電子秤,實現食品追根溯源。
03固守傳統,不愿創新
問題 : 部分農貿市場管理方仍固守傳統的粗放型管理運營模式,“野蠻”生長的菜場不僅僅環境上“臟亂差”,更在食品安全、誠信經營、社會治理方面潛伏著諸多隱患。管理都不高效,長效管理的落地也就更無從談起。
分析 :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購物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市場管理方也需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思路,尋求改變。不要讓管理者的思維誤區,阻礙農貿市場向上生長的道路。
面臨當前各類新興的生鮮電商對農貿市場造成的競爭局面,市場管理方可考慮開通線上購物平臺,這樣做不僅能保證自身是市場管理者,更是場內經營者,用線上的銷售份額彌補生鮮超市等各種因素對市場帶來的沖擊。
其次,無錫市場協會農貿市場分會還建議,市場管理方可實施品牌化戰略。促進農貿市場品牌化發展、形象化營銷,管理方可為農貿市場引入品牌化經營業戶、品牌化產品,打造消費者滿意、放心的精品農貿市場。
所謂創新,是不愿止步于當下。以模式創新激活發展“原動力”,基于此,農貿市場的未來方可向長效管理發展。
04制度管人,也需文化治心
問題 : 談到對農貿市場的管理,眾多管理方大概都會認同“靠嚴格的制度來管理市場”的觀點。誠然,依照制度管理,根本上是對市場的員工和經營戶的負責,但有一點卻是經常被人忽視的——制度本身就存在著先天的不足。任何制度都有其時效、局限和缺陷,對于農貿市場而言,市場商品、商戶數量變化,類型多樣,進行統一管理將無從下手。
分析 : 在無錫市場協會看來,農貿市場管理分為三種,“人治”、“法治”和“德治”。“人治”就是由人來管理人,“法治”就是用制度來管理人,“德治”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人。
市場文化,往往是管理方疏于建設的一項工作。市場文化不僅僅是市場內部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還是促進農貿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推動力,因此,無錫市場協會農貿市場分會建議,市場管理方應大力推進農貿市場文化建設,打造和諧、歡樂、輕松、有序的市場文化,樹立“以市場為家,服務大家”理念。
在實踐操作中,分會的一些農貿市場管理方,充分利用端午、中秋、春節等重大節假日,在市場內開展活動,鼓勵市場管理人員、經營戶和消費者積極參與,營造歡樂、和諧的氛圍;開展關愛活動,從思想和物質兩個層面上幫助市場內有困難的經營戶,讓他們感覺到市場的溫暖,形成以市場為家的觀念。我們的農貿市場也可以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提高市場的文化氣息,以文化治人心,將有利于加快農貿市場長效管理的建設落地。
無錫市場協會農貿市場分會秘書處參考網絡文摘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