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6月14日09:06經過3年試營業的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將于6月29日正式開業。該項目由光明集團投資25億元打造,是目前上海乃至長三角區域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該項目的開業,對保障上海作為特大城市的農產品供應、穩定價格和形成上海國際農產品的貿易口岸具有重要意義。
定位:永不落幕的農博會
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位于上海市青浦區華新鎮,周邊連接多條高速公路,項目占地面積1658畝,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交易中心包括三大功能區:批發交易區40萬平米,由多個超大型、綜合性、現代化的批發市場組成;展示直銷區4萬平米,為海內外優質農產品企業常年提供展示以及商務會展活動;檢測服務區1萬平米,上海市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入駐其中。
西郊國際以法國倫杰斯市場為藍本,借鑒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采用國企控股的經營模式,大力促進農批市場的轉型和升級;承擔交易中心主要功能的批發交易區總投資25億元,采取邊建設邊試營業的形式,目前已經完成一期、二期工程。
西郊國際經營商品包括進口農副產品、肉類、凍品等,目前已經有超過800家專營農產品批發的企業入駐,形成一個永不落幕的“農博會”。食 品安全方面,中心與現有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二維碼、電子標簽、流通卡等)無縫銜接,未來還計劃實施對農產品“生產+銷售+遠程交易+第四方物流”的互聯網化管理,貫通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信息管理。
發展:3年交易規模200億
作為一個農產品市場,西郊國際的亮點在于“國際”二字。常務副總經理王雪松說,目前西郊國際與歐美以及東南亞10幾個國家的商戶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包括水果、乳制品、酒類在內的進口食品在這里能一站式的完成檢疫、倉儲以及交易的流程;上海市場幾乎50%的進口水果都是來自西郊國際,再過幾個月,新鮮的智利車厘子就要上市了,西郊國際也是這些南美貴族水果進入上海的第一站。
在現場,記者還發現一個“光照溫控”催熟車間,可以一次性催熟180噸進口香蕉,這種“光控”催熟可以最大限度保證食品安全。這套設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從這里批發出去的進口香蕉也占上海市場約60%份額。“明年西郊國際全年交易金額預計達到70億元,而隨著遠程交易、電子交易的開通,三年后西郊國際的全年交易規模可以達到200億元。”西郊國際副總經理張曉靈說。屆時,可以通過網絡交易平臺直接進行資金的交割,而某些農產品還可以實現產地與銷地的直接對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