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源點credit
信用賦能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促進新質生產力有效持續發展。9月27日,第三屆長三角信用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信用綜合管理部門和全國信用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媒體界代表等近400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第三屆長三角信用論壇隆重開幕
長三角信用論壇是在全國首個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框架下,持續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合作,共同打響“信用長三角”品牌,助力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本次論壇設有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成果發布、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組織戰略合作簽約、首批“信用分析師”頒證等多項議程。
借助全國首個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的定位優勢,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設發展成果和理論研究成果。由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牽頭編寫的首部《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首先亮相論壇,主要內容包括信用服務行業的內涵與分類、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歷程與趨勢、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市場格局、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的溢出效應、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建議、信用賦能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實踐、信用賦能長三角市場創新案例等七部分內容。

△首部《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在第55個“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牽頭,聯合眾多信用服務行業頭部企業及高校院所,推出《基于數據要素管理能力的信用評價指南》《物流供應鏈企業信用評價指標指南》《信用服務行業分類》《信用服務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術要求》《基于碳中和的綠色企業評價指南》《企業綠色信用價值評價指南》等六項信用行業團體標準,填補了長三角地區信用行業團體標準空白。

△信用行業六項團體標準發布
為規范信用人才的專業技術培養標準,建立有效的信用人才等級評定體系,建設高質量的長三角信用人才庫,促進信用服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論壇還發布了《信用人才評定方案》。《方案》將信用人才分為“信用分析師”“信用經理人”“信用執行官”三個等級,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探索信用人才培養與評定的系統方案。
論壇現場,“信用人才培訓基地”首塊牌子授予了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并為首批17位“信用分析師”頒發了資質證書。

△“信用人才培訓基地”授牌儀式

△首批“信用分析師”頒證儀式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首個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在信用體系建設與應用方面涌現出眾多優秀的應用案例。論壇上,有十個信用應用案例被評為“2023年度長三角十大最佳信用應用案例”。

△2023年度長三角十大最佳信用應用案例發布

△十大最佳信用應用案例
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論壇上,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的信用行業組織,經友好協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共識,并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外,為進一步彰顯合作深度與廣度,雙方決定將戰略合作的核心落點設于黃浦外灘,特此舉辦了“外灘信用會客廳”揭牌儀式,標志著兩地信用行業的緊密合作邁入嶄新階段。

△長三角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信用行業組織戰略合作簽約

△“外灘信用會客廳”揭牌儀式
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如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處長海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馬弘圍繞“現代信用服務體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旨,聚焦數字經濟時代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長三角建設、信用市場制度建設等議題展開分享。

△主旨演講
在主題演講環節,四位行業專家圍繞“新質生產力推動信用評級體系發展與創新”“信用數據與大模型技術”“信用評級賦能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發展”“構建綠色信用賦能長三角專精特新企業的碳金融創新”等主題,分享信用服務行業最新趨勢和熱點,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服務行業發展貢獻集體智慧。

△主題演講
活動同期舉辦“長三角民營企業信用制度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圓桌研討,嘉賓們集智聚力,從政策、市場、服務、金融、企業實踐、國際合作等多角度展開研討,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企業信用制度建設。

△圓桌研討
長三角信用論壇通過搭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會共識逐漸形成的信用平臺,匯聚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范圍的信用行業精英,加強信用服務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深入探討長三角地區信用建設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為推進長三角地區信用一體化建設和促進新質生產力有效持續發展,提供高質量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持,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提供穩定基礎和良好環境,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