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無錫學習平臺 微信公眾號
來源:無錫日報
責任編輯:李晨 高仁泉

新劉潭農貿市場
高低錯落的屋頂、時尚摩登的外觀,這不是某個商場,而是改頭換面的劉潭農貿市場。近日,拆遷重建后的劉潭農貿市場重新開始營業。從“老市場”搖身一變為“新市集”,新劉潭農貿市場有了一個上下三層、占地5902平方米的新場地,也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劉潭·悅享市集。該市集的啟用,標志著2021年“為民辦實事”的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任務畫上圓滿句號,也標志著“美麗無錫”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兩年行動順利收官。

新劉潭農貿市場
過去一年里,20家農貿市場改頭換面,不僅改造數量為近10年中最多,成效也最明顯。“改造項目已不僅僅停留在提供‘菜籃子’功能,并逐步拓展了功能,豐富了業態。”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相關人士表示。
農貿市場做“加法”,搭建便民生活新平臺。春勤農貿市場是江溪街道上遠近聞名的“菜籃子”,去年11月“春勤”變“春城”,新建成的春城農貿市場面積近15000平方米,是體量上的佼佼者。走進市場,蔬菜、鮮肉、水產、糧油、冷凍、南北干貨等均勻分布在兩層,智能溯源電子秤、觸摸一體機、電子信息采集、農藥殘留快速監測設備等高科技設備智慧感滿滿。值得關注的是,未來春城農貿市場將與旁邊的睦鄰中心相通,打造一個涵蓋生鮮超市、餐飲、休閑娛樂、社區服務等在內的多功能復合業態。目前睦鄰中心已初具雛形,籌備招商。“買菜環境好了很多,等睦鄰中心營業,出門購物就更方便了。”正在水產區選購的李先生說。

惠山前洲中心農貿市場
改造升級后的全新體驗重新定義了農貿市場。在惠山前洲中心農貿市場逛的時候,可以圍觀直播間的前沿時尚;逛完后,可以去市場內的圖書室修心閱讀、健身房鍛煉身體,還可以去二樓的超市購物……“這里就像一個小‘商場’一樣,老市場變得‘年輕’了。”和老伴一起來買菜的陳先生感嘆。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相關人士介紹,以此作為“標桿”,今后的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都將會考慮在傳統攤位、商鋪的基礎上,提供中央食堂、新式書店、健身休閑等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功能。

惠山前洲中心農貿市場
“智慧菜籃子”的創新進度提升了農產品保供穩價惠民的力度。新建成的落霞農貿市場外,一排排便民取貨柜引人注目。對于在附近上班的王女士來說,便民柜十分實用,線上提前訂菜、下班了再來取,不用擠也能買到新鮮菜。市場內還設有基地直供試點,采摘園的“新鮮”可以直達消費者餐桌。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基地直供模式,產品損耗可降低20%,商品售價可降低35%,商戶營業額可提升50%。